广东市场监管:信用助力高质量发展,打造诚信经济新引擎
元描述: 广东市场监管局以信用为基础,构建新型监管机制,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,助力高质量发展,改善市场环境、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。
吸引人的段落: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的时代,诚信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。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深知这一点,他们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目标,持续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,以信用环境的改善,推动市场环境、营商环境、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向优。从信用助企见行见效,到信用监管走深走实,再到风险分类出新出彩,直至失信治理有力有序,广东市场监管局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,为打造诚信经济新引擎,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信用助企:释放活力,激发潜能
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,也是广东市场监管局的重中之重。 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,广东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一系列信用提升行动,包括实施信用培育、推广信用承诺、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信用建设发展联盟,实现社会协同共治。
信用修复机制的完善是帮助企业重塑信用的重要手段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协同联动,共同推进“前端精准触达、中端两网联办、末端结果互认”的全流程企业信用修复改革,建立企业信用修复“一口受理、一次办成”机制,支持失信主体便捷高效重塑信用。
数据显示,广东市场监管系统共为29.77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,释放了经营主体的活力。 截至2024年6月底,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为341.21万户经营主体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,为9.75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。
信用监管:优化环境,提升效率
信用监管的深化是提升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推行了年报精细化管理,改革个体工商户年报,深化“多报合一”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,近5年全省企业年报率均达95%以上,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年报率100%。
信用服务是助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融资信用服务,深圳推出全国首个线上全流程个体工商户纯信用贷款“个体深信贷”产品,已促成个体工商户线上初评授信额度逾8亿元。云浮推出全国首个免抵押“年报贷”产品,已为853家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融资贷款4.9亿元。
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是构建透明、高效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全景展示企业信用状况,服务协同监管。截至2024年7月1日,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了全省1855.36万户经营主体数据信息,公示各类企业信息7.99亿条,归集市场监管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涉企信息 3067.37万条。
信用监管数据质量的提升是实现精准监管的基础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支持深圳率先编制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规范》地方标准、创新发布《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》,夯实信用监管基础。支持中山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试点,充分发挥信用数据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作用,“个转企”率达8.42%。
湾区信用:协同发展,共建未来
“湾区信用”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“湾区信用”建设,支持深圳建设大湾区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、构建大湾区跨境信用合规服务体系。支持中山开展个体工商户跨境信用共享,形成对港澳个体工商户分类智能监管的闭环管理。
《基于跨境活动的信用主体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》入选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(第一批)》,标志着广东在跨境信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。
风险分类:精准监管,防范风险
风险分类是实现精准监管的重要手段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创新建立“一查三用”双随机抽查机制,深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,推行“一业一查”。2023年,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以“双随机”方式共抽查企业25.14万户,实现监管“无事不扰、无处不在”。
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提升监管效率的关键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推动分类结果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中常态化运用,全省市场监管领域“双随机”抽查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抽查事项占比达86.47%。实现了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与食品、特种设备专业领域监管深度融合。支持深圳建立“信用哨兵”监管模型,助力信用监管“最后一公里”,约95%的排查对象经核实地址异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有效提升监管精准度。
探索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创新“信用+监管”模式,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科学有效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,实现对全省800万家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,分类结果按月更新并记于企业名下。
失信治理:惩戒失信,维护公平
失信治理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关键举措。 广东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,通过实施“五个一批”(排查一批线索、查处一批案件、惩戒一批失信主体、曝光一批典型案例、形成一批制度机制成果),构建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的信用惩戒格局。
依法及时公示违法失信信息是失信治理的重要手段。 截至2024年6月30日,广东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经营异常名录841.4万户、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8.79万户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为什么信用体系建设如此重要?
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,它能够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,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2. 信用修复机制是如何帮助企业重塑信用的?
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主体提供了一个重塑信用的机会,通过一系列的措施,帮助企业弥补过失,重建信用,重新获得市场认可,恢复正常经营活动。
3. 如何理解“湾区信用”的意义?
“湾区信用”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,它能够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跨境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认,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,打造国际一流湾区。
4. 风险分类如何帮助实现精准监管?
风险分类能够将企业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,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,从而实现精准监管,提高监管效率,降低监管成本。
5. 失信治理如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?
失信治理通过对失信主体的惩戒,能够有效震慑潜在的失信行为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促进诚信经营,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。
6. 广东市场监管局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?
广东市场监管局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创新,推出了“个体深信贷”、“年报贷”等信用服务产品,完善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建立了“一查三用”双随机抽查机制,实现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,探索了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,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广东市场监管局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。
结论
广东市场监管局以信用为基础,构建新型监管机制,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,助力高质量发展,改善市场环境、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。从信用助企见行见效,到信用监管走深走实,再到风险分类出新出彩,直至失信治理有力有序,广东市场监管局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,为打造诚信经济新引擎,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未来,广东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以信用为基础,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,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信用保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