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:聚焦“五篇大文章”,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
元描述: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解读“五篇大文章”的金融发展方向,深入分析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的最新政策和发展趋势,并分享具体案例和数据,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。
引言:
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,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,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。近期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就“五篇大文章”——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——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。他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趋势的宝贵机会,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。
科技金融:支持科技创新,助力产业升级
科技金融是“五篇大文章”中的重要一环,它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。肖远企副局长强调,要“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工作要求,引导和培育更多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”。
具体来说,科技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:
-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: 着力打造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,结合不同行业、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融资服务和保险保障需求,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。
- 支持科技企业融资: 鼓励银行机构开展信用贷款,并加大对科技企业和科技行业的长期贷款支持力度,与科技行业和企业的投入周期相匹配。
- 推动科技—产业—金融良性循环: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形成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良性循环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末,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.3万亿元,其中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,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.5%。 这说明科技金融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、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绿色金融:助力绿色发展,构建可持续未来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,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。肖远企副局长指出,要“把相关的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,同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,特别是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”。
绿色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:
-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: 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标准和绿色金融评价工作,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引。
-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: 开发更多种类、更具针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,满足不同主体对绿色投资和绿色融资的需求。
-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: 增强对绿色项目的识别和评估能力,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
数据显示,到6月末,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是31万亿元,同比增长25.9%;2024年上半年绿色保险赔款支出达到850亿元。 这表明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、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普惠金融:促进公平发展,服务更多群体
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公平性和包容性的重要体现,它旨在让更多群体享受到金融服务,促进经济社会公平发展。肖远企副局长表示,要“把上述这两个通知,还有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进一步推动落实落地落细,取得效果”。
普惠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:
- 完善普惠信贷体系: 进一步完善普惠信贷体系,提升普惠信贷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,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- 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: 持续推出更加便捷、更具针对性的普惠保险产品,为更多群体提供风险保障。
- 深化金融服务创新: 通过金融科技手段,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,降低服务成本,惠及更多群体。
数据显示,到6月末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32万亿元,同比增速17%。 这说明普惠金融在促进公平发展、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养老金融:保障美好生活,助力幸福养老
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,养老金融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手段。肖远企副局长指出,要“稳步推进商业养老金融发展,同时要求保险机构在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方面,更加简单、更加便捷、更加稳健,以适应养老保险的特点和需求”。
养老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:
- 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: 持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,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养老金积累,为未来养老生活做好准备。
-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: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,丰富养老保险产品种类,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。
- 创新养老金融产品: 开发特定养老储蓄、养老理财和养老保险产品,为个人养老提供更多选择。
数据显示,目前已经开立超过6000万个个人养老金账户,各类储蓄存款、银行理财、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超过500个;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,覆盖近1亿人。 这说明养老金融在保障美好生活、助力幸福养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数字金融:拥抱数字时代,推动金融创新
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,它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,促进金融创新发展。肖远企副局长强调,要“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,推动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,增加数字赋能,提升金融机构管理水平”。
数字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:
- 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: 制定完善的数字金融发展战略和规划,指导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。
- 推动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: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,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安全性。
- 加强数据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: 加大对金融数据基础设施的投入,提升数据安全和数据治理能力,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。
数字金融的发展为金融服务带来了诸多便利,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思路。 未来,数字金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,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,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常见问题解答:
1.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科技金融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?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科技金融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:鼓励银行机构开展科技企业信用贷款,加大对科技行业的长期贷款支持力度,推动科技—产业—金融良性循环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2. 绿色金融发展面临哪些挑战?
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: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模式有待丰富,绿色金融标准和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,绿色金融市场机制有待健全,绿色金融人才队伍有待加强。
3. 普惠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?
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:完善普惠信贷体系,提升普惠信贷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,推出更加便捷、更具针对性的普惠保险产品,通过金融科技手段,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,降低服务成本。
4. 如何确保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?
确保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: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,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养老金积累,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,丰富养老保险产品种类,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,开发特定养老储蓄、养老理财和养老保险产品,为个人养老提供更多选择。
5. 数字金融发展有哪些风险?
数字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风险,例如:数据安全风险、金融诈骗风险、金融监管风险、金融市场稳定风险、金融服务公平性风险。
6. “五篇大文章”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?
“五篇大文章”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,聚焦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普惠金融、养老保障和数字赋能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。
结论: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的讲话,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蓝图,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引。未来,金融机构要积极践行国家战略,持续深化金融改革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我们要相信,在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指引下,中国金融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,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